(通讯员 赵霞)“第二次喷施完爆花药后,棉桃反应不大,第三次喷完后我于10月12日到地里查看时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棉花开了。因为棉花开的晚,所以一直等到11月6日才开始采摘,这个时候别人地里的棉花早都采完了,我地里的棉花顶部的青桃还有很多……”新疆阿拉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程某满眼惋惜的告诉记者。
在广袤无垠的棉田中,记者看到原本应该如期绽放的棉花,如今却如被神秘的魔法所禁锢一般,静静地伫立在枝头,一动不动。这一反常的现象,让当地农民合作社的种植户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深深的焦虑之中。他们纷纷猜测,或许是从当地农资店购买的爆花药喷施剂量配比不足,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爆花药,作为棉花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作用本应是促使棉花成熟并顺利吐絮。然而,如今的异常情况让大家不禁起疑,是否是药物的剂量不够,从而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周期。
为此,合作社果断决定委托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对阿拉尔市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棉花因使用农药不当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完成必要的评估程序。他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揭开这一神秘事件的面纱,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
该公司收到委托后,于2024年11月21日指派三名由高级农艺师和价格鉴证师组成的评估小组前往涉案现场进行了勘验及调查。
走访中了解到,合作社程某表示,他从当地知名农资店购买并喷施了爆花药,用量也是农资店推荐的配比。无人机飞手在第二次喷施农药时告知说乙烯利用量太少,建议再跟农资经销商确认一下是否可行,便立即联络农资店进行询问,对方说就按当时给的配方用量喷施不会有问题。第二次喷施完爆花药后,棉桃反应不大,直到第三次喷之后去地里查看时居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棉花开放。
据了解,在往常的情况下喷施爆花药后,棉花便会在预期的时限内吐絮,为后续的采摘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此次喷施后,棉花的生长情况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吐絮时间出现了明显的延迟。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合作社的成员们寝食难安。
合作社负责人沉重地表示:“我们对棉花种植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多年以来,在使用爆花药的过程中从未出现过此类令人头疼的问题。这次的情况实在是让我们感到非常困惑,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周期,更有可能给合作社带来相当不小的经济损失。这对于我们这些依靠棉花种植为生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根据鉴定小组在现场勘验调查得知:该农民专业合作承包的390亩棉花地共分为三块,棉花按一膜6行两带的机采棉模式种植,土壤质地肥沃无盐碱,棉花出苗整齐不缺株,棉花茎秆粗壮长势较好。高级农艺师赵玉江表示,棉花地中采用市场评估法、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地块内现有的棉花进行抽样调查,经调查得知,平均每亩地浪费的棉花为70.87公斤。因此价值损失接近210000元。
当地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严肃地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全力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农业部门也借此机会郑重提醒广大农户,在购买农资产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的渠道,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规范操作,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绝对安全。
上一篇: 辣椒损失如何确定,农业鉴定助力查因定损
下一篇: 水稻药害事件:种植户寻求权威鉴定查因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