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白粉病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335 分类:鉴定服务
种植的西瓜和金瓜(南瓜)叶片上出现了白色的霉层,这可让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西园产业中心的种植户杨某着急上了火,病情发生后,他立即采取措施喷施“啶虫咪”+“有机硅”+“醚菌酯”+“二氢钾”并滴施“多菌灵”进行病虫害防治,可最终还是没有防住,为了查明种植的130亩西瓜和180亩金瓜减产的原因及损失,他委托新疆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林牧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鉴定。
鉴定人员进行现场勘验。
据杨某说,鉴定地块种植金瓜(南瓜)180亩,2017年5月10日播种,前茬向日葵;西瓜130亩,品种“无杈王”,2017年6月18日播种,人工点种,该地已闲置两年。8月初发现种植的西瓜和金瓜地边有零星白粉病和蚜虫发生。发现后采取措施喷施“啶虫咪”+“有机硅”+“醚菌酯”+“二氢钾”并滴施“多菌灵”进行病虫害防治。8月10-20日左右有施工方工作人员在西瓜地和金瓜地进行施工测量,定点放线插彩旗,施工方工作人员来回走动便于传播病害。为此,他找过生产队领导。8月15日左右地里瓜秧大部分萎蔫,白粉病大面积发生。西瓜8月26日左右采摘一部分堆放在地里,因瓜个头小,成熟差,瓜商不收。金瓜得病后减产损失严重,瓜个小,商品性差。
鉴定地块金瓜叶片上的白粉病病斑。
新疆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林牧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蔡志昌介绍,瓜类白粉病为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表面多被白色粉状物覆盖,致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的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结实,导致减产。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以叶面居多,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层(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整叶面布满白粉。病害逐渐由老叶向新叶蔓延。发病后期,白色霉层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枯黄、卷缩,一般不脱落。
鉴定地块西瓜叶片上的白粉病病斑。
经过鉴定人员现场勘验,鉴定地块的西瓜及金瓜(南瓜)植株均感染白粉病,叶片上被有白色粉末状霉层。严重的叶片已呈焦枯状。地里的瓜个体生长量普遍较小,商品瓜少。经随机多点抽样调查,西瓜平均亩产616公斤,金瓜(南瓜)平均亩产326.82公斤。
乌鲁木齐周边区域种植的西瓜一般亩产量可达4-5吨,金瓜(南瓜)亩产量可达2-2.5吨左右。地头大量收购价西瓜0.3-0.5元/公斤(平均0.4元/公斤),金瓜(南瓜)0.8-1元/公斤(平均0.9元/公斤)。结合鉴定地块种植模式,参损产量按下限的85%计算,具体减产损失:
西瓜:130亩×(4吨/亩×85%-616公斤/亩)×0.4元/公斤=144768元。
金瓜:180亩×(2吨/亩×85%-326.82公斤/亩)×0.9元/公斤=222455.16元。
以上损失合计为367223.16元。
农业小知识
瓜类白粉病防治方法
瓜类遭遇白粉病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为此,笔者采访了新疆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林牧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蔡志昌。蔡志昌说,瓜类白粉病可危害南瓜,香瓜,黄瓜,西瓜等,是严重影响瓜类产量、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及时清除作物病残体火烧或深埋。
2.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打下的枝杈要及时清理并深埋。增加植株群体通风透光性。
3.棚室瓜类要及时通风除湿。
4.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的使用。并使用硅、锌、镁等微肥,增强作物抗病性,提高品质。
5.在发病初期及时打药,控制危害和蔓延。可选用药剂有:甲基拖布津、百菌清、多菌灵等。
来自: 新疆农林牧司法鉴定中心 责任编辑: 杨波
上一篇: 说好的不让种植户吃亏的还是吃了亏 种的辣椒出了什么问题?
下一篇: 扦插的45万株葡萄苗为何全部死亡